“老总,近来身体还好?”

  而段祺瑞却答非所问的说道。

  “又铮啊!你这一去,我这身边连个出主意的人也没有了,把我害的好苦啊!”

  摇了摇头,徐树铮却说道。

  “老总,有什么事,你发一封电报就行!”

  在徐树铮就任第一军军司令官时,他曾给段祺瑞留下一个密码本,虽说身隔千里,可是两人间的电报却是不断,每日少则数封,多则十余封电报往来。

  “那件事,你考虑的怎么样了?”

  虽说段祺瑞没明说,可徐树铮也知道他指的是何事。

  “李致远进京,怕是拦不住了!”

  如果没有大总统敲山震虎的让徐世昌主动请辞,徐树铮还会按原计划,运动一番,只不过他的运动不在京中,而在连云,利用陇海对李致远的依持,留其于陇海,可现在,大总统的一番敲山震虎之后,事已成定局。

  “是啊,大总统的心思,着实让人难猜!”

  在大总统借由敲打徐世昌之前,段祺瑞压根就没想到袁世凯在这个问题上竟然会如此坚定,甚至就连同老冯也对大总统的安排表示了支持,再加上王士珍的支持,可以说,李致远出任国务总理已经没有任何悬念,剩下的事情,就是大总统如何游说李致远了。

  “大总统的心思很好猜,当今中国,李致远无论是声望或是军力,都仅次于大总统,如果留其于陇海,对大总统而言无疑于心头之刺,无论如何,大总统都会请其来京,他和孙文不同,于孙文,弄个铁路总办,再加上一月几十万元,也就打发了,于蔡松坡也不同,蔡松坡无野心,经界局督办亦可安置,可他李致远却不同,”

  感叹一声,徐树铮端起茶喝了一口,然后半闭着眼睛,思索着如何评价他李致远。

  “现在国人皆知,李致远之才、之能,陇海全线年底贯通,现今沿线工业产值超全国数倍,仅连云一地,堪称远东规模大厂更为林立,沿线分厂彼此相连,虽是外人亦赞叹不已,其整治实业之能,可谓是全国无人出其左。”…,

  <b></b>

  “办实业,李致远心里有一篇大文章!”

  段祺瑞到是先点了点头,对于这一点,他深以为然,国人喊了这么多年办实业,可也就只有李致远闷声不坑的办成了。

  “胶澳之成,实业之功!”

  徐树铮又紧跟着吐出八个字来。

  “此战,无论是第一军或是江苏陆军,补充皆出自陇海,虽说外界对连云擅造军械一事颇有指责,然若无陇海工厂提供军械,此战难以功成,再有陇海财力为支撑,方才有胶澳之成……”

  段祺瑞点了点头,对战场上的形势,外界远没有他这个陆军总长更为了解,一份份来自前线的电报,再加上陆军部参谋和陆大的教官的“参谋战地旅行”的报告,再清楚不过的把前线的态势反映了出来,“江苏陆军之成,全无战术之功,唯有火力之用!”,这绝不是贬意,而是褒奖,若没有陇海之工业,又岂有苏省陆军的火力之用。

  “老总,若是李致远进京就任总理,袁李权争不可怕,可怕的是袁李合流!”

  徐树铮道出了自己的担心之后,看着段祺瑞接着说道。

  “袁李权争,无论是府院之争,对我等只有利而不害,但若是袁李合流,届时……”

  他的话未说完,却见段祺瑞从内衣袋内取出一个信封,一面交给徐树铮,一面说道。

  “树铮,这里有封信,你看看!”

  “谁的?”

  “一看便知!”

  徐树铮展开信,先看上下落款式,见是冯国璋写给大总统的,只是轻轻的一笑,便重新折叠起来,还给段祺瑞,说道。

  “冯华甫不是正派人,别让他的污言秽语脏了我的眼睛,不看!”

  “不看?”

  段祺琪又把信扔给徐树铮,以责备的口气说:“为什么不看?奇文共赏嘛,何况这封信对你我,甚至还有李致远都有莫大的关系!”

  “哦?”

  一封信牵三人,这冯华甫打的是什么主意,心下一惊,徐树铮便重新拿起信,认真的看起来。

  把顾维钧请到家中,在梁士诒便在小客厅里摆上香茶,然后便同顾维钧对饮起来,对于梁士诒的心思,顾维钧未尝不知,是随着中日谈判接近于尾声,重设国务院已经摆到了议事日程上,尽管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消息,但是顾维钧却知道,重设国务院,在某种程度上,就是为经略使进京铺平道路。

  每每一想到经略使进京后,将可能位居总理之位,顾维钧的内心深处便是一阵激荡,他清楚的知道,这意味着什么,以经略使的为人,一但他接受这一职务,那他必然将会在这个职务上做出一番大文章,绝不会碌碌无为甘愿为他人所驱使。

  “民国初成,最紧迫的问题,就是财政,国库内空的都能跑耗子,而今经两年整理,现今国库时余两千八百余万两!其中大总统之功,可谓是功不可没,劳苦功高!”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新纪元1912,新纪元1912最新章节,新纪元1912 笔趣阁手机阅读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