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纪元1912 第293章 大国领袖的滋味(2/3)

小说:新纪元1912 作者:无语的命运 更新时间:2022-06-01 20:39:13
  

  “你知我知,天知地知。”

  “那咱们就打破国界了。”

  “世界大同!”

  二人掘起手,仰面哈哈大笑起来,在放声大笑时,朱尔典注意到眼前的大总统似乎和前阵子不一样,从两个月前,胶澳事变起,袁世凯似乎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放松过,就是现在袁世凯的身形,即便是当年在朝鲜两人初识时,也比现在胖不少,由此可以想见两月他所承受的压力。

  朱尔典,这个62岁的人在中国几乎度过了他人生的一半,从1889年出任英国驻华使馆书记起,他便精心收罗中国情况,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今天。他是在出任朝鲜总领事时认识袁世凯的,两人几乎是一见如故。在庚子国变时,面对袁世凯维持着山东的秩序,朱尔典更是全力向八国推荐袁世凯,正是在他的推动下,在李鸿章去世后,临于山东局面的稳定,八国才认定袁世凯是维持北方了,同样也意识到他是中国朝野中少有的改革派,最终,袁世凯顺利接任北洋大臣,即便是在袁世凯被迫下野之后,作为英国驻华公使的他也一时一刻也没有忘了这位,更没有丢下袁世凯,而且辛亥后,朱尔典更是认准袁世凯是恢复中国秩序、维持中国稳定的唯一人选。

  在袁世凯成为大总统之后,同样也是他积极带动西方国家率先承认中华民国,打开了中华民国的外交僵局;在所谓的“二次中”,英国以及其所代表的欧美列强仍然坚定的认定,袁世凯是维持中国稳定的唯一人选,即便是在一战爆发之后英国为了亚洲利益,选择牺牲中国的时候,作为英国公使的朱尔典在选择英国利益的同时,同样悄悄的站在袁世凯的一方,为其出谋划策。

  无论是对德单方面宣战或是胶澳事变后中央政府下定决心介入,背后都有着朱尔典的影子,这个影子直到现在,仍然在影响着中国。

  “自“胶澳事变”变起之时,承蒙阁下和贵国政府多次公开声明对中国正当行为以支持,对日人蛮横以遣责,这都是

  对我和我的政府的最大支持!”

  在道谢的同时,袁世凯亲手为朱尔典泡上香茶,又亲手为其捧给他雪茄,这是对老的尊敬,尽管他明白朱尔典更多的是代表着英国的利益,这是作为外交官的本份,但是他能考虑到中国的利益,已经非常够了。

  “在这里,首先请准我向公使阁下,并通过阁下向贵国政府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及崇高的敬意”

  擅与同列强打交道的袁世凯当然在时候应该给对方戴高帽子,而此时在给对方戴高帽子的时候,他却有着与截然不同的心境,甚至隐隐有与对方平等而坐的想法。

  面对袁世凯的恭维,朱尔典连忙说道。

  “我本人和我的政府,均以最大的热忱,希望阁下能够保全中国的利益,中国的领土,这是英国作为世界大国应尽的职责!”

  说罢二人又相对仰面哈哈大笑。

  居仁堂的小客厅,一改昔日的肃穆和恐惧,变得温和、欢快起来,连桌上放的那只转动着珐琅烧成的小人的金钟钟声,也显得格外清脆、嘹亮。

  朱尔典吸着雪茄,从太师椅上站起来,踱步到袁世凯面前,轻轻一笑,说道。

  “我刚才进来时,注意到大总统似乎心情不啊!”

  “公使阁下,今天正值秋爽,不知公使有没有兴趣陪我一同游览一下这曾经的皇家林园”

  “有大总统相陪,实在是荣幸之致”

  说着,二人便慢步来到中海,恰看到一片梅树林边,虽然那梅树簇簇枝头未着梅花,但朱尔典却借景说道。

  “腊梅是落叶小灌木,属腊梅科。中国有一本古书,叫,那上边说腊梅原名黄梅。是时候改名的呢?似无考证。但是,你们古时的文人王安国,北宋熙宁间尚咏,而到了元桔间,苏轼、黄庭坚便改称腊梅了。这样看来,腊梅之名称应起在1068年至1094年间。大总统说对吗?”

  虽说是中国人,但袁世凯何曾研究过这些事。王安国也好,黄庭坚也好,他们的诗作他也很少读过;苏轼的作品他虽然读过一些,因为情调不合,也是读过便丢下了。他身旁的这个英国人对中国的历史,文化的太多了,所以才称得上是位真正的“中国通”,与那些所谓的中国通不同,身旁的这位中国通不仅了解中国的时事,同样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。所以,他便轻点下头应该:

  “也许吧。公使阁下对中国历史文化之熟悉,倒是令蔚亭汗颜了”

  在朱尔典的面前,袁世凯并不需要隐瞒,不就是不,更何况在袁世凯看来,很多事情最怕的就是不懂装懂,外行人在内行人面前装懂,那才真是惹人嘲笑,与其那样,反倒不如直接承不如人。

  面带微笑的朱尔典又接着说道:

  “中国的梅,品味最多,都曾作过分门别类详述,大约不下十几种,并且多与文人雅士的轶闻趣事有关。实在是中国文化的一片高洁天地。”

  袁世凯被说得频频点头。他,身边的这个英国人引出这番话,本意并不是赏梅,现在梅花未现,又岂有赏梅之需?他不过是想以梅作媒,引出话题。

  欧战的爆发,虽让英国暂时放缓了在亚洲,在中国的注意力,但是却从未使朱尔典放松过,可以说对中国的一举一动,朱尔典都非常关注,更何况是在这个特殊时期。今天清晨,朱尔典接到一个报告,昨夜袁世凯突然邀见了总统顾问有贺长雄,在有贺长雄离开总统府后,其便前往日本公使馆,随后日本公使馆先后经东交民巷邮局,向国内发出多达数十封电报,一夜间,可谓是电报往来不断,突然的异常,朱尔典当然注意到了,就在他还未能明白了袁世凯想干,为日本公使馆和国内的联络突然增多的时候,袁世凯却主动邀请他来总统府,所以才有了这会的借(梅)题发挥。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新纪元1912,新纪元1912最新章节,新纪元1912 笔趣阁手机阅读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