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不会让他们失望的!”

  深吸一口气的同时,李子诚默默的对自己说道,同时开始了自己的演讲。

  “同胞们!”

  在演讲的开头,李子诚并没有引述国会议场内的两院议长、议员以及各国公使的职称,而是直接用“同胞们”作为开头,而这是他以反复深思熟虑之后,才作出的决定。

  “今天,我们庆祝振兴中国这件令人感到异常惊奇的事情。”

  又一次,李子诚微微抬高了自己的位置,但这种抬高却是众人乐意看到的,毕竟绝大多数人之所以支持他,最根本的原因,就是因为他擅长实业,国家振兴必然要以实业振兴为基础。

  “今天的这个仪式在“芒种”这天举行,这意味着,从今天起,我们将开展繁忙的工作,以谋求这个国家的振兴,在这个过程中,任何人都不敢有一丝懈怠!而今天,我们所说的话,我们向全世界所显示的面貌,将促使这个国家迅速振兴起来。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,现在成为世界上最年青的民主国家,它给我们带来了重新塑造中国的构想和勇气。……当武昌的枪声响起时,当英勇的民族军人用子弹向殖民统治者说话,并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从此摆脱异族统治时,当他们宣布这个民族再次获得自由时,他们知道,中国要长久地存在下去,就必须改革。我们不是为改革而改革,而是为了追寻中国的未来——国民追求生活的美好、人身的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未来。”

  在演讲一开始的时候,国会议场内显得还有些嘈杂,可此时,整个国会议场却静得出奇,人们纷纷前倾着身体倾听着这个在他们的感观中与众不同的演讲。

  “每一代中国人,都明确作为一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!而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,这意味着责任、牺牲、奉献!在面对国家的召唤时,我欣然抛弃一切,接受袁世凯大总统的邀请,来到这里,作为一名公职人员,为国服务,而在此之前,袁大总统作为中华民国的嫡造者,他已经服务国民多年,在此,我代表我个人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。”

  在居仁堂内,听着收音机中传来的话声,袁世凯整个人微微一愣,好一会才反应过来,脸上露出一丝颇为享受的微笑。

  “这李致远啊……”

  唇边喃语着,袁世凯却是把收音机的音量调大。

  “我还要向千百万国民表示感谢,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牺牲战胜了异族的奴役,赢得了国家的解放、民族的自由。今天,在异族奴役的阴影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上已肩负起新的责任。这个国家虽然沐浴在自由的阳光下,但仍然面临着旧的仇恨和新的灾祸的威胁。”

  在收音机内再一次传来“异族奴役”这个字眼的时候,在京城的茶馆内,那些原本满怀期待的人们中的一部分的表情变得极不自然起来,他们彼此面面相觑,一时间竟无法适应这个名词,无法适应他们所期待的“李大财神”的转变。

  “我们在异族的愚民统治中成长,我们这个民族曾领先于世界千百年,而现在,我们所接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?西洋列强的威胁、毫无地位可言的国势、衰败的经济,落后的科技、愚昧未受教育的国民。以及我们自己的人民四分五裂,已经严重削弱了这个国家。”

  在提及所接手的国家时,李子诚的神情变得略显激动,由不得他不去激动,满清入主中原其实是一种不折不扣的“趁火打劫”,然而不幸的是他们成功了--而且是大获成功。

  在清朝的二百多年间,因为还是处于一个以汉民族为主的国家里,人口相对极其稀少的满清贵族那根“警惕的弦”就始终醒着。尤其是更高层的满清统治者,无论如何雄才大略还是如何懦弱无能,对汉人、对汉民族都是格外地警惕,这警惕里自然含有蔑视、恐惧和敌意。于是,为保住一姓一族之私,满清贵族一门心思稳定自己的政权,又一门心思在琢磨汉人、研究汉人、遏制汉人--因为汉人不光是他溥天之下的广大臣民,更是随时都可被取而代之的对手。

  满清统治者对异端思想的警惕性格外高,在满清统治者看来,危及他们政权的就是汉人知识分子里少数人的异端思想,有了这些思想将必然生出反骨,于是便有了一系列的“文字狱”,便有了无数株连无辜、惊草木而又泣鬼神的“杀无赦”,从而产生了“宁肯错杀一千不让一人漏网”式的“震慑力”。

  这种“震慑力”的余威的确巨大,以至于清朝中后期众多的士人以不谈政治为识实务,将大量的聪明智慧用在了文字、训诂、名物的烦琐考证之类学问上,世人称其为“虫鱼学”,这种学问其实与世无益,壹个时代长时期的停滞,一个时代长时期的噤若寒蝉,势必影响到国家民族整体的活力。

  可以说,正是满清统治时政治的惰怠、残酷、自私和腐朽,加上大众心灵的冷漠、闭塞、自大和麻木,几乎葬送了一个长时期走在世界最前列的民族。经过满清二百多年统治,中国这个曾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,却成为世界上最落后、最愚昧的国家,国家沦落到亡国的边缘。

  而此时,在激动的说出这番话时,李子诚却感觉到一种庆幸:一个经历过掉下悬崖、后又爬出谷底的民族,已变得清醒,正恢复着元气,她渴望着更加强壮与成熟,也就是说,她渴望着新生,而她的新生,将由自己引领。

  “虽然我们的挑战是可畏的,但我们的力量也是可畏的。中国人民从来就是一个不甘寂寞、勇于探索和充满希望的人民。我们必须使我们今天的任务体现我们前人的远见和意志。

  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,我们的民族总是面临着一个个危难之时,每一次,下悬崖、后又爬出谷底的民族,总会站起来,而现在,我们的职责就是不惜一切的去重建这个国家,振兴这个国家,振兴我们的民族。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新纪元1912,新纪元1912最新章节,新纪元1912 笔趣阁手机阅读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