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妆 第161章 腊月(二合一)(2/3)

小说:春妆 作者:姚霁珊 更新时间:2024-04-26 19:01:50
  

  那个他幻想中光耀而富贵的汤家,终究断送在了他的手上。

  他的身子慢慢地佝偻了下去,雪粒子渐渐在他身边堆积,如同荒冢。

  在汤正德原本的计划里,这一切本不该发生。

  包括汤大老爷在内的所有人都以为,汤家最大的秘密,是四老爷抛弃的那对外室母子。

  可无人知晓的是,多年以前,汤正德便避开耳目,偷偷在铜陵养了一家外室,并将几封重要的信件,藏在了那铜陵县中。

  那些信便是汤家的底牌,不到万不得已,他绝不会翻开。

  毕竟,那条路委实太过于艰险,他这样的马前卒,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会死,而有了那几封信,汤家存活的机会才会更大。

  “那个人”似是隐约知晓此事,却从不曾有过异动,就像是真的被他拿捏住了。

  而接下来的那几十年间,为了将这秘密保守下去,汤正德只与铜陵有过三次联络,最后一次是在五年前,他那外室孙子百日之时,他假进货之机,亲自送了那孩子一枚特制的金锁,亦瞧见了那孩子右手尾指的奇异胎记。

  彼时,他视这胎记为异人之象,以为这孩子长大后必有所为。

  如今他才知晓,这天底下,果然并没有秘密二字。

  “那个人”龟息了这么些年,却原来是在演戏。

  可笑他自以为得计,被人一骗就骗了几十年。

  汤正德咧开唇角,“呵呵”笑了起来,整个身子蜷缩着,似一截风化的朽木,唯有每隔数息的些微起伏,昭示着他还不曾断气。

  缩在阴影中的狱卒盯视着他,唇角勾起一个残忍的淡笑。

  方才他起的誓,是真话。

  汤正德那个外室孙子,确实不会死。

  “活人庄”需要这样的孩子。

  死士皆是要打小培养的,那孩子今年才五岁,生得倒也骨骼清奇,待到他全家死绝,他就该知道,谁才是他的“恩人”。

  到得那时,他这条命,也就交在了他们手中,十年之后,便是他为报恩效死之际。

  怎么说这孩子也算比其族人多活了十年,那个誓言自然算是兑现了不是?

  狱卒“吃吃”地笑了起来。

  森冷空阔的刑房中,回荡着两个人的笑声,一个苍凉、一个阴鸷。

  天光之下,飞雪兀自洒落……

  腊月初十,汤、宋两家同时在鱼市口问斩,那震天的哭声与惨叫声,半个京城的百姓都听到了。

  然而,不出三日,那沟渠中流淌着的血水,便被五城兵马司的水龙冲尽,连绵的血腥味儿亦在大雪中淡去,取而代之的,是零星的爆竹声、孩童的笑声,以及残留的腊八粥的香气。

  皇城今年要放焰口、帝后将与百姓同庆上元佳节,这消息飞一般地传遍全城,百姓们无不奔走相告,欢喜的氛围几乎瞬间便淹没了整座京城。

  除此乐事之外,玻璃工坊新近制出的“风铃”,亦成了今年最时兴的年货,尤其是各家商户、铺面儿,不仅要在大门上贴上春联、福字迎新年,更要悬上一串“合家欢风铃”应景儿,否则简直就对不起旺铺二字。

  更有传言,道是太后娘娘并三位公主都特别喜欢风铃,说这东西能震厄驱邪、纳吉迎祥,又能招财进宝、添福添寿,几乎就没它办不到的,宫里贵主儿们个个都收了几套,于是这风铃便也越发走俏。

  说起来,这玻璃虽是个新鲜玩意儿,价格不菲,制出来的风铃却也不算很贵,大的如小儿拳头,也就一钱银子,小如拇指大小的,则几文钱也能买着。

  那玻璃工坊又发明出一种四四方方的大红络子,取名为“福气结”、“吉祥节”,配着红流苏、红玻璃珠子,拴在那风铃下头,风过时,风铃“铃铃”清响、珠串“叮叮”有声,直将那萧瑟的冬日,亦变得柔软起来。

  年关渐近,欢愉的氛围很快便涤去了鱼市口人头落地的凄惶,京中热闹更胜往常。

  说起来,人犯于腊月问斩,这在大齐倒是很少有之事,往上数个百年,也就才两次罢了。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春妆,春妆最新章节,春妆 三七书屋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