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大丈夫 第1660章 此战必胜(2/2)

小说:北宋大丈夫 作者:迪巴拉爵士 更新时间:2022-07-07 12:10:11
  

  而河湟二州的敌军肯定想不到俞龙珂会归降,所以这将会是一次闪击战。

  大家都在往城下跑,武人疾步下去,文官们却要撩起官袍,他们第一次痛恨看着很是体面的官袍所带来的不方便。

  城门打开。

  “万胜!”

  城外的骑兵在欢呼,随即王韶下马进城。

  “恭喜知州!”

  这是大功!

  王韶此人有沈安在京城看着,谁敢压制他的功劳,沈安的功劳就有了去处。

  王韶被众人簇拥着进去,有人喊道:“俞龙珂降了!”

  消息一下就传了进去,百姓也加入到了欢呼的行列之中。

  “全军准备!”

  王韶一进州衙,马上就杀气腾腾的吩咐道:“恭贺的话以后再说,庆功酒以后再喝,此刻河湟二州的敌军并无察觉,他们还以为有俞龙珂在前面挡着,他们可以高枕无忧,某要奇袭!”

  沈安在往来的书信里给他分析过西北的两次攻伐,其中一个是闪电战,让王韶颇有兴趣。

  而他也是第一个能得到沈安这般悉心教导的学生,所以在吃透了沈安的教导之后,他果断决定发动奇袭。

  大军随即开始集结。

  “此去河州五百里,别担心战马,某已经拦截了一批准备发去汴梁的战马。”

  正在欢喜的众人面面相觑。

  “知州。”陈漫觉得王韶在作死,“那是给汴梁禁军的战马。汴梁禁军将会是北伐的主力,若是少了战马……”

  汴梁禁军不能再做看门狗了!

  在上次的西北大战中,汴梁禁军跟随沈安、陈宏两路进击,除去陈宏有些不打眼之外,中路军跟随着沈安一路势如破竹,让西贼胆寒。

  捷报传回京城,没去成的汴梁禁军把肠子都悔青了,自家上官马上就成了埋怨的对象。

  你怎么就那么没出息呢?

  别人都能跟着出征,就你带着咱们在汴梁当看门狗。

  于是大宋的目标瞄准了北方后,汴梁的禁军们都发狂了,大家你追我赶的操练,都想参加北伐第一战。

  这是一份荣耀。

  以后可以和后世子孙吹嘘的荣耀。

  可现在战马却被劫了,还操练个啥?

  本该骑马的,难道咱们骑人?

  汴梁的怒火怕是不得了啊!

  王韶看了他一眼,“事急从权,一切后果某来承担,现在……出击!”

  秦州沸腾了。

  骑兵们在集结,陈漫等人在劝说无效后,就抓狂的到处去寻摸干粮。

  “干粮不够!”

  “去百姓家里借,咱们用上好的麦粉还!”

  于是官吏带着留守的将士们上街喊话,让百姓把家中的干粮弄出来,这边用上好的麦粉交换。

  “我家就干饼,可行?”

  一个老汉脚步蹒跚的拖着一个布袋子来了,身边还有个只能牵着他衣服的孙儿。

  “行,都行。”

  谁也想不到王韶能成功说降俞龙珂,所以干粮数量不够。

  兵贵神速,这等时候哪还能等你生火弄干粮,黄花菜都凉了。

  大军就在街上集结,无数百姓拿着自己的干粮出来了。

  老汉把布袋子放下,然后牵着孙儿回去。

  陈漫喊道:“你的麦粉!麦粉!”

  老汉没回头的摆摆手,“打羌人。”

  那些百姓把干粮往军士的身上一丢,转身就跑。

  “你家的麦粉!”

  “不要了,不要了。”

  负责分发麦粉的军士提着袋子去追,一边跑一边追,乱作一团。

  “民心可用!”

  王韶在马背上吃了一张大饼,看到这个场景,不禁欣慰的道;“以往大军出征,百姓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,如今他们却主动拿出了家里的干粮,这是什么?”

  他想起了沈安在来信里说的。

  ——民心士气需要积蓄,当你开了一个好头之后,一定要保持住。民拥军,军爱民。所谓破坏容易建设难,稳住这个局面,谁也不能击败大宋!

  他吩咐道:“稍后我等走了,全城百姓,每家发十斤麦粉。”

  陈漫刚去追那个老汉回来,气喘吁吁的道:“太多了吧?”

  “民拥军,军爱民!懂不懂?”王韶叮嘱道:“民心可用就是最大的利器,安心等候某归来。”

  “出发!”

  大军出发了,百姓牵儿带女的站在街边送行。

  有白发苍苍的老翁,有黑发垂髫的孩子,无数目光在看着大军出发。

  这里最大的威胁就是羌人,而羌人最大的利器就是居高临下。

  “此战必胜!”

  “此战必胜!”

  军士们第一次感受到了百姓的拥戴,士气高昂的不像话。

  这是个好兆头。

  王韶出城前,对陈漫等人说道:“此战必胜!”

  众人点头,“此战必胜!”

  大军进发,一队鸟儿跟在上空。鸟鸣啾啾,伴随着马蹄声远去。

  ……

  求月票。

  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)

  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大丈夫,北宋大丈夫最新章节,北宋大丈夫 笔趣阁手机阅读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