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望 第十六章 羌寨风情(11)自发形成的民主(1/2)

小说:东望 作者:安力达 更新时间:2024-04-26 14:26:11
  x,最快更新东望最新章节!

  他的感觉只是他的感觉,他的感觉显然有问题,他不停地告诫自己。为了纠正自己思想认识上的偏差,他深入到深山老林里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,在调查中他惊讶地发现:尽管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**,但在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的最下层,在一些赤贫的村子里依然顽强地保存着各式各样原始民主的种子,保留着一种原始的会议制度。这种会议没有固定的名称,通常情况下甚至根本就没有名称。表面看去若有若无,实际上这种会议却是根深蒂固,源远流长,而且越是贫穷的村子这种制度越是牢固。

  羌寨是这类赤贫村落的代表。羌寨只有一百多人,都居住在菩萨山菩萨并拢的大腿上。他们以户为单位,辛勤耕作着属于自己的三、五亩零零散散的农田,过着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的生活。每户生产出的物品仅够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,他们需要面对的却是无比严酷的自然环境。严酷的自然环境迫使户与户之间形成了友爱互助的习惯,他们知道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单独活下去,于是他们创造出一套被叫作“苏布士”的制度,这种“苏布士”制度保证了他们的生存需要。

  “苏布士”由“许”为核心,“许”的名额没有严格规定,谷物成熟三次改选一次,最高一级的“许”被称为“阿爸许”。“阿爸许”没有丝毫凌驾于寨民之上的权力,也没有丝毫报酬,有的只是义务和荣誉。凡是到了五十岁而没有当上“许”或者中途被选掉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耻辱,而被选上的人就感到无上的荣光,因为它证明了你是一个可信赖的人。

  卢松石舍不得去人为地强制地破坏这种自发形成的民主制度,这种制度符合他的思想。这种民主制度既然能在封建社会被遗忘的角落保留至今,并且帮助这些村民们度过了最艰苦的时代,它就有继续保留下去的价值。

  基于这样的想法,卢松石有意识地不去触动羌寨的自然社会结构。那一次,他做到了。随后又在农村合作化运动中试图保护他们的生存方式,这一次,他没能做到,不但没能做到,还把他自己送进了监狱。出狱以后,他被押送到了菩萨山,变成了羌寨里的一员。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东望,东望最新章节,东望 笔趣阁手机阅读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