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末钢铁大亨 706、裁汰京营(1/2)

小说:明末钢铁大亨 作者:漫卷诗书万点花 更新时间:2023-12-24 08:19:04
  杨凡一直奇怪,为什么英宗在蒙古混的那么好。自古以来亡国之君就没有一个过的好的。而蒙古人从来都不是良善的主儿。

  好多历史书把这一切归功于英宗的个人魅力。他的学识和风骨,折服了这些蛮夷。所以关键在气质。他和也先三兄弟相处的如鱼得水,情同手足。

  最后送他回国时,也先依依不舍,塞刊王拉着他的手不放,伯颜帖木儿嚎啕大哭。

  只要不是傻子,都能明白,这完全就是扯澹。

  但如果也先一伙人,是英宗扶持起来统一蒙古的,就完全能解释了。

  而想要扶持他也很容易。草原上物资奇缺,只要把贸易权给也先,就可以了。

  蒙古人必须的生活物资,只有也先才能从大明弄到,其他的蒙古部落为了生存必然要投向也先。

  因为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你的部落因为缺乏物资衰落下去,就会被那些投靠也先,获得资源而强大起来的部落吞掉。

  最后也先的三兄弟失败被杀,就是因为代宗上台后,处处针对也先。

  不仅把朝贡贸易停了,榷场也关了。给蒙古人一个信号,只要你们支持也先,就别想从大明得到一根毛。

  代宗之所以这么恨也先,就是因为也先支持英宗,要送英宗回国。

  以前看到这段历史时,杨凡一直奇怪。很多书上的记载不能自圆其说。

  土木堡之战,蒙古人歼灭明军五十万人。

  而土木堡离居庸关很近。也行俘获了皇帝,正常的行为,应该是继续进攻居庸关。居庸关的位置就在昌平境内。破了居庸关就是北京近郊了。

  此时,京营已经团灭,北京已经是空城一座。皇帝被俘,人心惶惶,京营几乎全军覆灭,正是一鼓作气拿下北京,重新实现大元朝复辟大业的天赐良机。

  正统十四年(1449年)八月十五日,也先俘获英宗后,不但没有继续进军。反而带着皇帝跑到大同去叫门。导致英宗得了个叫门天子的称号。

  正统十四年(1449年)八月十六日,瓦剌首领也先挟持被俘的明英宗,由新保安(今河北附近)、宣化和山西的大同出塞休整。

  正统十四年(1449年)十月初一,瓦剌军挟持被俘的明朝英宗皇帝大举南下。一路经宣府进攻居庸关,进攻北京。

  而这些诡异的操作,给了北京一个半月的准备的时间。

  战场上,战机稍纵即逝,当时不打,拖了一个半月,等北京有了准备了,再打。而且冬天马上就要到了,军事行动不在秋天气候良好的一个半月发动,偏偏要等到冬季到来。这完全就说不通。

  杨凡想的有些脑仁儿疼,看来明史和各种记录都是文官弄得,可能掩盖了很多真相,历史已经被篡改的面目全非。

  “这件事,不管是蓄谋已久,还是东林和陛下忽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,临时起意,都已不重要。在这个问题上,没有我们置喙的余地。我们需要考虑的是,我们在这场风波中,怎么能不吃亏。”杨凡揉了揉太阳穴说道。

  ….“恐怕很难,我估计十有**陛下会对军队的人事做重大调整。调整的幅度有多大,要看他下的决心有多大。”张世泽说道。

  杨凡正和张世泽商量对策,林月如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。

  “老爷,出事了。今天凌晨,天刚亮。昌平的驻军进城了。”

  这个时间,林月如一般在睡懒觉。她这么早起来,肯定是刚刚接到了紧急情况的情报。

  杨凡和张世泽对视了一眼,他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。陛下选择了他们认为最差的一种选择。

  与此同时,一道道圣旨从乾清宫发出。

  第一道圣旨是给内阁、五军都督府和所有勋贵的。

  皇帝龙颜大怒。怒斥勋贵和五军都督府尸位素餐,玩忽职守,导致在编人数四十万的京营三大营,实际人数只有十五万人左右。一大批勋贵被勒令回家闭门听参。

  第二道圣旨,经兵部上奏,今年的清军已经把京营实际情况查实。实有兵员十五万人。其中冒名顶替,盗领军饷者三万多人。着全部予以停止发饷。着锦衣卫查实,随后具奏。超过退役年龄的老兵四万余人,立即着兵部办理退役手续。伤残、羸弱、病患等体力不良者两万多人,着全部革退。

  第三道圣旨,京营符合要求的精壮之士兵,合计五万余人,重新整编为一百个营头。开赴南苑整顿,由定远侯、征西将军杨凡负责,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训练。

  第四道圣旨,着英国公嫡孙张世泽改任蓟镇第二协分守参将,兼任河西守御千户所千户统制官,节制蓟镇中协所有兵马,驻地遵化。着河西守御千户所千户周遇吉调任新编火铳营统制官。统领景山大营新编的六个鲁密铳千户。166小说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末钢铁大亨,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,明末钢铁大亨 三七书屋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